发布时间:2024-06-08 12:38:58 | 基础网
江西电子科技大学是二本。
拓展资料:
三本院校的最低分是填报三本院校只需要达到本省的三本最低控档分数线就可以填报三本学校。院校的最低分就是这个学校录取的所有专业所有新学生中的最后一名的分数。
有些院校是三本和专科在一起的学校,本科得看本科最低分数,专科得看专科最低分,不能看这个院校的最低分。还有就是有些学校第一批招人没招满,会有补招(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有的院校会降分征集的。
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经取消特长生三本批次招生了,三本院校合并到了二本批次招生。已经将三本院校合并到二本批次招生的省份,二本分数线基本上是理科350-370分左右,文科400-450分左右。二本分数线就是三本大学的最低分数线。
根据该校2021年在各省的录取情况分析,除了专科批次的录取之外,江西科技学院基本上都是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所以通常认为该校是二本大学,而二本还是三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学历证书上只有专科和本科的区别,而江西自2016年开始,江西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基础网
江西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4年的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江西科技学院的特色专业种类虽然不多,主要是偏向于理工类的专业,其中省级一流专业有汽车服务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汽车服务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机械工程等。

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条件如下:
1、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或至少两个不同学科省级赛区三等奖。
2、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100xue.net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决赛一、二等奖。
3、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高中组二等奖及以上、FRC区域赛冠亚军联盟成员、FTC区域赛冠亚军联盟成员。
4、具有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展示出明显创新潜质(需提供高中阶段取得的充分证明材料)。
5、获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优胜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三等奖及以上。
6、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办学条件:
1、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师2500余人,教授66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2、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65个本科专业。
3、专项排名:2019年10月,电子科技大学上榜深度学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机构,排名第6。
4、综合排名:2021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238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代码是11545。
学校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Zhongshan Institute),是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学校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658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院校代码的含义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院系设置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有4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000余人,拥有一批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优秀拔尖人才和中山市优秀教师;同时,学校聘请了100余名学者担任兼职及客座教授。
教学建设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省级优质专业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9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6门。
学术研究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地方民间智库等。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1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年均到帐科研经费逾千万元,2018年达3500万元;获授权专利478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发表学术论文2400多篇(其中有一大批论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
合作交流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多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与10所中国国外及7所台湾地区的高校确立了合作关系培养国际化人才,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帕丽慕达时尚学院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学校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境外高校进行进修、合作研究;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开展学术交流。
优势专业及学科
省级优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外语类专业(含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法学、产品设计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