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30 01:37:55 | 基础网
一、新高考96个志愿填报 96个志愿,听起来很多。实际自己喜欢的专业挑10个,可接受的学校挑40个,组合起来数量也不够用。一般按照“冲、稳、保”三原则,96个志愿可以按比例划分数量。40%上冲,35%稳,25%保底。
上冲,是指报志愿时选择明显超过自己分数的专业和学校,一般按照分数上冲10-30分估计。冲是为了创造惊喜,也是新高考给每个考生的权利和福利,尤其第一年首次新方式填报志愿,会有冷门出现(虽然新制度更不容易有冷门,但考生会爆出冷门)。
稳就是匹配相对合适的学校,即填报录取分数和自己高考位次接近的学校专业,分数可上下浮动10分。选择哪一类志愿,一般和个人有关。对于明确热爱某些专业的考生,可优选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匹配合适的学校,不求虚名;但要注意学校文化和自己的价值观及特长不冲突,需要对学校稍作区分。
保底就是自己考的分数高于往年此类学校专业录取分数,填报志愿保证能考上。分数最多可高出30分。填报志愿注意一要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专业,二要看这些大学专业基础理论课全面,有利于考研的。不要选花里胡哨的专业,尤其是专业成立不到5年的。定完专业再看学校,注意学校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有时候城市文化、当地气候、周围是否还有别的名校等因素都会间接影响今后的求学。
二、新高考96个志愿怎么填报
规则的改变,势必带来新的变化。现在说说高考志愿填报的事,介绍基本的原则。
第一是分数排位
考生高考成绩会按照“3+3”给出一个总成绩,和一个全省位次排名,还有一分一段表。注意:因为没有文理之分了,常规情况文科生的数学成绩一般稍弱,很有可能排位下滑了,但不影响纯文科院校录取。注意总分相同时,各科(比如语文优先,其次数学等)成绩不同,因计算原则导致位次差异产生。例如,同样600分的考生,位次会相差几百个位次。这个了解一下就行,改不了,和最终录取到哪儿关系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
第二是录取原则
口诀记忆法是:“分数排序,志愿排列,按序点名,按列提档,上车不可改”。
打个比方,报考大学志愿好比很多人旅游时上校车。
分数排序---电脑先不管学校专业,只按分数把所有考生排好序列(位次),等候上车。
志愿排列---每个考生自己按照优先顺序把96个志愿牌排好队,类似一个一个在桌子上摞好。
按序点名---不讲情理的电脑按考生高考位次(类似面试秩序册)逐人通知,下一个先等着。
按列提档---考生的志愿牌从第一个顺序往下看,只要志愿牌对应的校车里有空位置,直接提走档案,后面志愿牌作废了。
上车不可改---只要大学提走档案,后面别人录取就和自己无关了。哪怕有好学校好专业,别人分数比自己低,自己也没权利争了。幸亏是电脑操作,如果是当事人执行操作,若某时一看,清华大巴车还有个空位,我没报啊,后悔死了。
综上来看,出错的一定是考生,而不会是电脑录取系统。
第三是志愿选填
96个志愿,听起来很多。实际自己喜欢的专业挑10个,可接受的学校挑40个,组合起来数量也不够用。一般按照“冲、稳、保”三原则,96个志愿可以按比例划分数量。40%上冲,35%稳,25%保底。
上冲,是指报志愿时选择明显超过自己分数的专业和学校,一般按照分数上冲10-30分估计。冲是为了创造惊喜,也是新高考给每个考生的权利和福利,尤其第一年首次新方式填报志愿,会有冷门出现(虽然新制度更不容易有冷门,但考生会爆出冷门)。有些大家认为“毕业不好找工作”的名校专业和名字偏僻不好理解的专业最有可能爆冷门。由于大众心理作用,导致此类专业报名人数少。还有的专业受科目(如必须考物理)限制,有的人分高但报不了。冲击冷门专业考入名校,今年机率比往年要大。具体怎么冲呢?比如,你考了全省五千名,清华北大就别冲了,可以冲往年位次在一千名的。
冲的志愿里也讲究顺序,一般先冲名校加自己喜欢的专业,再冲名校的一般专业,最后选大众不了解的名校,找自己喜欢的专业。任何一个专业,只要你喜欢,在学校里认真学并锻炼自己,将来都会很不错。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毕业找工作和所学专业关系越来越小,关键是看个人能力。尤其是那些不明确自己将来喜欢从事哪个行业的考生,尽管冲985名校,名校苦读出大才!
现在中国企事业单位的人资管理水平比2015年前高出很多,相信绝对不会在面试时埋没人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可能在证券公司找到好工作,财经学院的学生可能在电子科技企业干的很好。
稳就是匹配相对合适的学校,即填报录取分数和自己高考位次接近的学校专业,分数可上下浮动10分。选择哪一类志愿,一般和个人有关。对于明确热爱某些专业的考生,可优选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匹配合适的学校,不求虚名;但要注意学校文化和自己的价值观及特长不冲突,需要对学校稍作区分。
文理兼长的考生,尽量先填报综合类大学,一般以各省名字命名的学校都是综合类大学,比如 山东大学 、辽宁大学、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 等。对于有偏科优势的考生,优先报行业类院校,比如**科技大学、**传媒大学、**电力大学、**矿业学院,这样你的学科优势以后会起到一定助推作用。动手能力强的考生,优先填报工科专业;理论思辨能力强的优先报文科或理学专业。
保底就是自己考的分数高于往年此类学校专业录取分数,填报志愿保证能考上。分数最多可高出30分。填报志愿注意一要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专业,二要看这些大学专业基础理论课全面,有利于考研的。不要选花里胡哨的专业,尤其是专业成立不到5年的。定完专业再看学校,注意学校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有时候城市文化、当地气候、周围是否还有别的名校等因素都会间接影响今后的求学。
保底就是我自己认可了。对于那些这次高考考得不理想的考生,还要注意心理影响,大学里和素质不如自己的人同堂听课,如果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很多人不爱听课,很有可能学的不如别人好,进而认为原来自己笨,反而失去人生动力,导致埋没一生!
保底志愿也可以按照今后考研来规划填报,这时就不要考虑文化、环境、地点了,可选择学风好的老校。人生能有几次搏,高考失利考研冲!没啥可埋怨的,中国未来从不缺机会,概率论上讲,坏运气过后好运气就要来了;尤其信心不能丢,二本毕业还有考清华读博的先例呢!
但一定要明白,差的大学意味着机会、人脉、资源都变少,自己付出的要更多。所以爱好某个专业,擅长的思维模式须与此专业的大学课程匹配,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必要条件。因而下保的志愿必须是喜欢的专业,而且大学主要学习科目自己刚好都擅长,至于学校就不管天涯海角了,以一生无悔的勇气去独立面对,未来必不失望!基础网
总的来说,新高考选填志愿,最大的公平是排序高者优先,很难掉档;最大的可怕是自己先选了一个“低分”学校,造成实质“瞎分”。家长一定要瞪起眼睛,别被名校+**校区搞糊涂了。瞎分报了个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可以满足,填错了名字,原本妥妥的985结果跌到二本院校,是谁也受不了。
另外,特殊情况出现时滑档也会有的,所以一定要填服从调剂。如果招办老师打电话要你调剂一下志愿,一定要同意。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不同意今年你就没学上了。
三、96个平行志愿怎么填
平行志愿是否需要“排顺序”?有没有退档风险?
考生虽然平行志愿可以报考96个或者60个“专业+院校”志愿,但这些志愿也是同样讲究顺序的。在投档录取时,依然遵循依次检索和投档的方式。娄雷建议,考生应将自己更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
针对考生和家长担忧的关于专业平行志愿在投档后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娄雷认为,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清楚了解高校的“录取原则”,避免因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而被退档。
分数线划分一段二段线,应该注意啥?
今年开始,过本科批次控制线就一定能上本科将成为历史,普通类和体育类考生不再划分本科、专科批次控制线,改为划定一段线和二段线。娄雷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多方面考虑,多做参考,科学报考。尽量避免因填报不当,过一段线却被专科学校和专业录取。 ;
是可以改的。如果还没有在纸质的报名表上签字确认,改起来就比较方便;如果已经签字确认了,也可以改,只是会比较麻烦,一般学校都会对签字确认表多次审核后才会上交。
具体的操作还是要靠你的班主任或者学校的教务部门。
网上报名填写考生基本信息内容时,需确保姓名、
身份证
号、性别、民族以及出生日期与身份证上的信息一致,如果考生姓名超过5个汉字,只填写前5个。报名注册成功后,不能再修改。
高考报名注意:
准备好有关证件,包括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高级
中等教育
毕业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须有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
同等学力
证件、证明。
报名时间、报名材料、报名方式等由各省市自行安排,具体报名工作安排请查阅各地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
—高考报名表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那些报错高考志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的相关内容。
人生是有很多阴差阳错走不成的高考,志愿在大多数人还都是个非常应该慎重的事情,你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程度填好这个志愿去,自己想去的学校,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最后阴差阳错的大部分人都没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高考志愿填错了,这种情况也是有出现的,虽然比较少。
大学无论如何都是4年阴差阳错之下去了一个自己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学校,或者说志愿的学校,名字填错了一个字,然后去了另外一个学校,这种事情都发生过,这也正常。刚开始肯定很难以接受,但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接受了,因为大学4年的生活会让你感觉到很多阴差阳错是命中注定的,去了另外一个学校,你的人生可能就不是这番光景了。
但那是无法预测的存在很多人生无数可能性的分支,那只是可能而已,现在的生活才是可以把握的。
自己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就是在填志愿的时候。填到了自己的母校,但之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因为是填错了一个字。要知道大学名字可能差了一个字,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种乌龙班的时间居然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索性两个学校的分数差距也不算特别大,他虽然填错了一个字,但是也算是没有支援滑道,也就是说该上大学仍然能上大学,就换了个地方,刚开始也是想过退学的。
大一的时候考虑过很久要不要重新参加高考了,但在自己已经一众朋友的劝说之下,接受了这个残忍的现实。
退学重新参加一次高考,这个人生风险很高的,就包括现在高考结束之后填志愿,很多人都会考虑自己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要不要重新考一次。自己奉劝大家,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自己的成绩差了太多,太多的情况下都不要选择复读。
因为重新来一年也会有意外情况,这几年刚好的难度也并不低,不敢保证第2年就一定比第1年好,还会不如意,那怎么着还再来一年,啊,人生有几个一年啊。要考虑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