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1 19:24:35 | 基础网
单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话是北航好一些,北航是A+,浙大是A,侧重点也不一样,北航侧重军工航天一类的项目,浙大项目更综合一点,什么也有。
浙大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或203日或214德③301数学(一)④832机械设计基础或831理论力学或833传热学或857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或845自动控制原理在1234中各选一个。复试:面试:本专业综合知识笔试:控制工程(主要考查基础理论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北航考试科目:第一门考试科目 101 政治理论
第二门考试科目 201 英语
第三门考试科目 301 数学一
第四门考试科目 971 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或 972 机电工程专业综合
971 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1、«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2、«机械设计基础下册»(17-24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瑞祥等
3、«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1-6章科学出版社出版胡寿松
(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孙虎章)
972 机电工程专业综合
«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自动控制原理»1-6章科学出版社出版胡寿松
(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孙虎章)
«新编16/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继灿
个人感觉北航初试专业课比较综合,考三门,复习时也比较困难适合底子比较好的考,浙大初试应该比较简单,好复习一下。
最近几年录取线:浙大:07年 工学[08] 51 51 80 80 320
08年 工学[08] 53 53 90 90 330
09年 工学[08] 50 50 80 80 320
北航:07年工学[08] 300 45 75
08年工学 [08] 315 50 80
09年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300 45 75。
这些分数线没有可比性,这些大学都是自主划线,并且专业课也不一样,分数只能做个参考,并且这两个大学机械都很牛,浙大一般初试分数得360左右才有把握,北航也得350,并且北航和浙大报的人都比较多,竞争会大一些,尽量有充分的把握。
当时我们班一个报北航的,就是专业课感觉复习不过来,毕竟三门嘛。浙大名气太大了最好本科是211的学习比较好的报,即使复试不过也可以调到山东大学这样的34所得。
再有就是数一好好整,工科专业课都不会差太多,拉分是数一拉的厉害,这些是个人建议,希望你确定目标后好好准备,坚持再坚持就一定会胜利的。
机械电子工程考研可以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能力:
1.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2.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3.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
4.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
5. 具有机械、电子、数码等产品结构研发设计的能力。
6. 具有机械、电子相关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的管理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
-机械电子工程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请问考研机械电子排名前十的是哪些学校的相关内容。
首先北航机械是一级国家重点,实力很强,应该在前10以内,如下你可看到全国总共只有这么多学校有机械电子工程的国家重点学科,有机械学科一级国家重点的更是不多。
读研一般都是看导师的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包含的方向很多,大体上有单片机,传感器方面,机电液控制方面,数控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等等,北航的研究生出来进航空系统,航天系统的研究院是很有希望的,这些研究院一般只要清华,北航,哈工的研究生,当然必须是你自己学的好,别人很满意才行。
个人觉得机械电子工程这个专业是个综合类的专业,包含内容太广有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甚至计算机的相关知识,LZ如果想毕业进研究院,建议选偏机械类的方向,不要太偏电类,而且学机电的如果跟其他专业的也比不过别人,只有机械本行才是最有优势的。
祝LZ好运,北航很有些难考。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的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北京理工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湖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华中科技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吉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清华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上海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西安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西南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燕山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浙江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中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重庆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