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3 11:11:16 | 基础网
2026年高考政策是会从统一命题的方式逐渐向分省命题转变,同时针对学科、地区的不同,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和科目设置。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科技可能会被更多的融入到考试中,用机器进行阅卷、审题等,为高考的公正性、公平性提供更为科学的保障。
2026高考科目
2026年高考考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另外两个考试科目在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这六门课里面自选,最后一科是艺术类科目,如音乐绘画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等。
2026年的新高考体现方面
1、选课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全面实施“3+3”选课模式,即三门文科必修课+三门文科选修课或三门理科必修课+三门理科选修课。
2、高考科目变化:将高考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理科综合两门选考科目,其中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基础网
3、高考评价方式变化: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高考评价,单科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
4、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素质。
5、普通本科招生改革:实行多元化、分类别的招生模式,根据考生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综合改革类、专科类等不同类别。
6、录取方式改革:高校招生采用多种方式,如综合素质评价、面试、文化课成绩、专业能力测试等来进行考核。
湖南2023高考新政策如下:
1、全国性加分:全国性加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录取,有五类考生: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被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以加10分;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少数民族考生。
2、地方性加分:地方性加分适用于湖南省内高校录取,其他地区无效,有4类考生: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等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江永县、绥宁县、会同县、沅陵县、慈利县、石门县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以及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散居地区的派物穗少数民族考生。
高考的介绍如下:
高考,通常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国大陆的一项全国性考试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主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入学考试,是中国大陆考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考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高考考试科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考试内容面向高中阶段教育。
高考是每个年轻人在步入大学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的重要考试之一。高考成绩往往是评判考生是否能被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
高考对于考生本身来说,是一次公平、公正、公开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刻苦的付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高考也是一次考验社会评价制度的机会,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评估学校、教育、教师和政策的质量,以及考生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2023年高考政策新规如下:
2023高考迎来“大改革”,5类考生不再享受加分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明确取消了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高考大方向,从2015年、2019年一直在部署,现明确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品德突出事迹五类高考加分项目取消。
这五项政策对应五类考生,也就是说,从2023年高考开始,这5类高考生不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这是否意味着高考加分将成为过去式
有人对该政策理解不透彻,发出疑问:“难道体育生以后不能降分考大学了,只能和正常学生一样参加高考?那学体育还有啥意义?”
并非如此,只是在正常参加高考的体育生,不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但还是可以作为特招生直接北大学招录,或者考体育专项高校的。
这项新规其实影响最大的是竞赛选手,在高考录取中,经常看到竞赛加分这样的字眼,今后不会再出现了。
这一点也让应届考生高兴不起来,毕竟5分、10分的加分,关乎着竞赛生能否考上清北浙复交名校。